该建筑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内,原为北京化工机械厂的车间。现需要将该厂房建筑改造为将来适合分租的办公空间,设计要求一方面尽可能地为办公空间创造坪效,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建筑沿道路的长向展示面加入餐饮和文创功能。
我们把“共享”的概念植入到设计中,针对现有建筑两跨并行展开的狭长平面,我们在平面居中的位置植入一个以拱形元素为界面的“中庭光盒”,它其实也可以是一个有着博物馆体验的公共空间,在这个厂房建筑里,公共空间是统筹垂直交通、水平功能分区、以及激发参与感的体验场所。
原厂房建筑有着非常强烈的拱形结构和文化符号,我们在改造设计中,加强了对其文化符号的处理,并用另一层新植入的连续拱形界面来定义“中庭光盒”的四周。
环绕着“中庭光盒”的交通路径,以温暖的木质肌理包裹,穿越在不同高度的拱墙之间,连接到空中的若干组空中平台。通过垂直向的交通路径,人们可以在空中平台穿越年代久远的拱墙,到达屋顶桁架结构另一侧的LOFT办公空间。空中平台是街道转角的小花园,是延展的办公场所,也是休闲的好去处。
穿越到屋顶之上,我们利用新植入的结构体系,预留了一个透明的屋顶庭院。这里是博物馆旅程体验的终点,可以俯瞰“中庭光盒”,也是创意工作者们的Sky Bar。